时间: 2025-05-01 04:4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9:46
“丝缕”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细丝或细线,通常用来形容非常细小、纤细的物体或线条。在基本含义上,它强调了物体的细腻和纤细程度。
在文学中,“丝缕”常用来形容细腻的情感或微妙的联系,如“丝缕般的思念”或“丝缕般的联系”。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物的细小或脆弱,例如“这根丝缕太细了,一碰就断”。在专业领域,如纺织或材料科学中,“丝缕”可能特指纤维或细丝的结构。
同义词:细丝、纤细、细腻 反义词:粗壮、粗糙、粗大
同义词中,“细丝”强调的是细小和丝状的特征,“纤细”和“细腻”则更多地描述了物体的细致和精细程度。反义词则与“丝缕”的细腻和纤细特征形成对比,强调了物体的粗大和粗糙。
“丝缕”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丝”指的是蚕丝,“缕”则指的是线或细丝。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细小和纤细的物体,不仅仅局限于蚕丝。
在文化中,“丝缕”常常与细腻、精致的文化特征相联系,如的丝绸文化。它也常被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体现了**人重视细腻情感表达的文化特点。
“丝缕”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细腻和温柔。它让我联想到柔软的丝绸和细腻的情感,这种联想在表达细腻情感或描述精致物品时非常有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丝缕”来形容我祖母的头发,它们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如丝缕般柔顺。这个词汇帮助我更生动地描述了那温馨的场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丝缕”:
月光如丝缕, 洒在静谧的湖面, 每一缕光, 都是夜的温柔。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女子在月光下梳理着她如丝缕般的头发,画面充满了细腻和温柔。在音乐中,轻柔的钢琴曲可以很好地配合“丝缕”这个词,营造出细腻和温柔的氛围。
在英语中,“丝缕”可以对应为“silky threads”或“fine strands”,这些词汇同样强调了细小和纤细的特征。不同文化中,对于细腻和纤细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丝缕”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帮助我更精确地描述细腻和纤细的物体或情感。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意义。
1.
【丝】
(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丝,蚕所吐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唐·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组词】
丝棉;丝网;丝缰、 丝人、 丝布、 丝妇、 丝子、 丝行、 丝庄
2.
【缕】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娄声。本义:麻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缕,线也。 、 《孟子·滕文公上》-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 《孟子》。注:“紩铠甲之缕也。”-有布缕之征。 、 苏轼《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潜夫论·俘侈》-或断绝众缕,绕带手腕。
【组词】
缕綦、 缕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