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4:37
词汇“拒门木”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拒门木”可以理解为用于阻挡或关闭门的一种木制工具或装置。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这一词汇进行分析:
“拒门木”的字面意思是指用于阻止门打开或关闭的木制障碍物。在古代,这可能是指一种用于加固门或防止门被意外打开的木条或木栓。
由于“拒门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可能出现在历史文献、古代建筑研究或某些特定的文化作品中。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营造一种古老或神秘的氛围。
“拒门木”的词源可能与古代建筑和防御工事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工具可能已经被现代的锁具和门闩所取代,因此在现代汉语中变得不常见。
在古代,拒门木可能是家庭安全的一部分,用于防止盗贼入侵。在军事建筑中,它则是防御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
提到“拒门木”,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城堡、战争和防御,带来一种历史悠久和神秘的感觉。
由于“拒门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个关于古代城堡的故事时,可以使用“拒门木”来描述城堡的防御机制,增加故事的历史感和真实感。
想象一下,一个古老的城堡,夜幕降临,风声呼啸,守卫们用沉重的拒门木将大门牢牢关闭,这样的场景可能会带来一种沉重和封闭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类似的门防工具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但基本功能相似。
“拒门木”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安全和防御的重视。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
1.
【拒】
(形声。从手,巨声。本义:抵御,抵抗)。
同本义。
【引证】
《论语》-其不可者拒之。 、 《荀子·仲尼》注-拒敌也。 、 《荀子·君道》-内以固城,外以拒难。
【组词】
拒御、 拒敌、 拒捍、 拒马
2.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
3.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