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1:54
瓦上霜:字面意思是指在瓦片上形成的霜。基本含义通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外表或表面现象,尤其是指那些短暂、易逝或不稳固的东西。
“瓦上霜”一词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层面,用来形容那些短暂或不稳固的事物。
在传统文化中,霜常被赋予凄凉、短暂的意象,因此“瓦上霜”也常带有这种情感色彩,反映了文化中对事物易逝性的感慨。
“瓦上霜”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淡淡的哀愁和无奈,联想到了生命的短暂和美好事物的易逝。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瓦上霜”来形容那些看似美好但实际上不持久的事物,提醒自己珍惜眼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光初照,瓦上霜如梦,转瞬即逝,留下无尽的哀愁。”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瓦片上晶莹的霜花,美丽而脆弱;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轻柔而略带忧伤的旋律,如晨风中的低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orning dew”,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也传达了短暂和美丽的意象。
“瓦上霜”这个词汇不仅描绘了一个自然现象,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易逝性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丰富了我的词汇库,让我能够更细腻地表达情感和观察。
愿为石中泉,不为瓦上霜。
人生忽如~,勿恃强健轻年光。
1.
【瓦】
用瓦覆盖;铺瓦。
【引证】
《急就篇》-瓦屋梁。
2.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
【霜】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 《汉书·董仲舒传》-霜者,天之所以杀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秦风·蒹葭》-白露为霜。 、 宋·范仲淹《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组词】
霜雪、 霜瓦、 霜旦、 霜甲、 霜衣、 霜妃、 霜序、 霜信、 霜砧、 霜草、 霜气、 霜鸟、 霜雪、 霜雾、 霜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