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9:53
斗折(dòu zh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基本含义是指事物或路径曲折多变,不直截了当。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斗折”常用来形容山川、河流或道路的曲折蜿蜒,如“山径斗折蛇行”。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斗折”可以用来形容事情的发展过程复杂多变,如“这件事的发展真是斗折蛇行”。
专业领域:在地理学或城市规划中,“斗折”可能用来描述地形或道路的复杂性。
同义词:曲折、蜿蜒、迂回
反义词:直截、笔直、平坦
“斗折”一词源自**古代对北斗七星的观察,北斗七星的形状被用来比喻事物的曲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种曲折的情况。
在**文化中,北斗七星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常被视为指引和稳定的象征。因此,“斗折”在文化上也有一种虽然曲折但最终能够找到方向的含义。
“斗折”给人一种复杂和挑战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探险和克服困难的情景。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徒步旅行中遇到一条斗折蛇行的小径,虽然行走艰难,但也因此欣赏到了沿途未曾预见的美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斗折”:
山径斗折蛇行远, 云雾缭绕隐仙踪。 一步一景皆奇幻, 心随景转乐无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条蜿蜒的山路或河流,给人以视觉上的曲折美感。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流水潺潺或风吹过山谷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zigzag”或“meandering”,虽然它们在描述上相似,但“斗折”带有更深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
“斗折”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曲折,也反映了人生道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供了一种形象的比喻,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
1.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2.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