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6:42
犯难: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遇到困难或难题,感到难以解决或处理。它描述了一种在面对挑战或复杂情况时的困惑和犹豫不决的状态。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犯难”常用来描绘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心理状态,如决策前的犹豫、面对道德困境时的挣扎等。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常用“犯难”来形容自己在做决定或解决问题时的困惑感,例如:“我对这个选择感到犯难。”
专业领域: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医学等,“犯难”可能指专家在处理复杂案件或病例时的专业难题。
同义词:困惑、犹豫、迟疑、踌躇
反义词:果断、决断、坚定、明确
“犯难”一词源于汉语,由“犯”和“难”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犯”有触犯、遭遇的意思,“难”则指困难。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逐渐固定用来描述遇到困难时的状态。
在**文化中,“犯难”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相联系,强调在面对困难时应保持冷静和平衡,不应过于急躁或犹豫。
“犯难”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面对挑战时的无助和焦虑。在表达时,它可以帮助传达一种深思熟虑的态度。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选择职业道路时感到犯难。面对多种可能性,我花了很长时间来权衡利弊,最终做出了决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犯难”: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犯难,
每一条路都通向未知的天边。
视觉上,“犯难”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低头沉思的画面。听觉上,它可能与低沉的背景音乐相配,营造出一种紧张和不确定的氛围。
在英语中,“犯难”可以对应为“feel stuck”或“be in a dilemma”,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面对困难时的困惑和犹豫。
“犯难”这个词在描述面对困难时的状态非常贴切,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也让我们在表达自己的困惑时更加准确。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1.
【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本言犬犯人。转注为凡干陵违逆之称。-犯,侵也。 、 《世说新语·自新》-軓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组词】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界、 犯境
触犯,冒犯。
【引证】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三国演义》-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组词】
犯忌讳;犯阙、 犯颜、 犯鳞、 犯众
2.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