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2:21
四散 的字面意思是指向四面八方散开或分散。基本含义是指物体、人群或其他事物从中心点向各个方向散开,失去原有的聚集状态。
“四散”由“四”和“散”两个字组成。“四”表示方向或数量,“散”表示分散或散开。在古代汉语中,“散”已有分散的意思,而“四散”则强调了向四面八方的分散。
在某些文化中,“四散”可能带有负面的含义,如在描述灾难或混乱时。然而,在其他情境下,如节日的烟花四散,则带有庆祝和欢乐的意味。
“四散”常带有一种混乱或无序的情感反应,尤其是在描述灾难或恐慌时。然而,在描述自然现象或庆祝活动时,它也可以带来美丽和壮观的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四散”来形容孩子们在公园玩耍后,玩具和零食散落一地的情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四散,点缀着无边的宇宙。”
在英语中,“四散”可以对应为“scatter”或“disperse”,它们在不同语境中也有类似的使用方式。
“四散”是一个描述分散状态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了解其基本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情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对于丰富表达方式和提高语言准确性至关重要。
1.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2.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