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2:33
星际物质是指存在于星系之间或星系内部的物质,包括气体、尘埃、宇宙射线、暗物质等。这些物质构成了宇宙的大部分非恒星部分,对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起着关键作用。
在文学中,星际物质常被用来描绘宇宙的浩瀚和神秘,如科幻小说中描述的星际旅行和外星生命。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天文学或宇宙探索的话题中。在专业领域,如天文学和物理学,星际物质是一个核心概念,用于研究宇宙的结构和演化。
同义词:星际介质、星际空间物质 反义词:恒星物质(指构成恒星的物质)
“星际”一词源自拉丁语“inter-”(之间)和“stellar”(星的),而“物质”则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这个词组合起来描述了存在于星与星之间的物质。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对星际物质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在现代文化中,星际物质常与科幻元素联系在一起,如《星际迷航》和《星球大战》等作品中对宇宙的描绘。这些作品激发了公众对宇宙探索的兴趣,也促进了科学普及。
星际物质让人联想到宇宙的无限广阔和未知,带来一种敬畏和好奇的情感。它激发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欲望,也让人感受到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
在日常生活中,星际物质的概念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观看科幻电影或阅读相关书籍时,这个词会频繁出现,增加了对宇宙的认知和兴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星际物质的怀抱中,我们的梦想如星辰般闪耀。”
星际物质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宇宙中的星云、星团和暗物质分布图。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宇宙背景辐射的微弱声音,或是科幻电影中的宇宙飞船引擎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interstellar matter”和德语的“interstellares Material”,都指代相同的天文学概念,反映了科学术语的跨文化一致性。
星际物质是一个重要的天文学概念,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也激发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想象。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宇宙科学的认识,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
2.
【际】
(形声。从阜(fù),祭声。本义:两墙相合之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际,壁会也。
3.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4.
【质】
(形声。从贝,斦(zhì)声。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质,以物相赘也。 、 《战国策·赵策》-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 《后汉书·班超传》-遂纳子为质。 、 清·方苞《狱中杂记》-犹质其首。
【组词】
质库、 质作、 质鬻、 质录、 质卖、 质债、 质当、 质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