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3:10
庄稼活儿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与农作物种植、管理和收获相关的农业劳动。它涵盖了从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到收割等一系列农事活动。
在文学作品中,“庄稼活儿”常常用来描绘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农民的勤劳。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具体的农事活动,如“他一整天都在做庄稼活儿”。在专业领域,如农业科学,这个词可能会有更精确的定义和应用。
同义词:农活、农事、耕作、田间劳动 反义词:非农劳动、城市工作
这些同义词在细微差别上可能体现在地域性或专业性上,而反义词则强调了与农业劳动相对的城市或非农业工作。
“庄稼活儿”这个词源于**传统的农业社会,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其含义和应用也在不断演变。现代农业技术的引入使得“庄稼活儿”可能包括更多机械化和科技化的元素。
在**文化中,“庄稼活儿”常常与勤劳、朴实和坚韧不拔的农民形象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农业社会的基础和农民的生活状态,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尊重和敬佩,因为它代表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对生活的辛勤付出。联想上,我会想到金黄的麦田、忙碌的农民和丰收的喜悦。
在我小时候,暑假常常会去乡下的亲戚家帮忙做庄稼活儿,那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和农业劳动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中,庄稼活儿的歌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着希望的重量。”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广阔的田野、忙碌的身影和成熟的庄稼。听觉上,可能是锄头敲击土地的声音、鸟鸣和风穿过稻田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arm work”或“agricultural labor”,它们在概念上相似,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庄稼活儿”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农业劳动,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尊重劳动,理解不同职业的价值,并在创作中灵活运用,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
1.
【庄】
(会意兼形声。从艸,从壮,壮亦声。本义:草大)。
同本义。
【引证】
《六书正伪》-莊,草芽之壮也。 、 《唐韵》-莊,草盛貌。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汉明帝名莊,汉世多以严字为之。《左传》、《楚莊王国》、《莊子》、《论语》、《卞莊子》,古今人表皆作严,此字从草,壮声,许不著说解,其义失传。
2.
【稼】
(形声。从禾,家声。本义:种植五谷)。
同本义。
【引证】
《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 、 《山海经·大荒南经》-巫载民不稼不穑食也。 、 《仪礼·少牢礼》-宜稼于田。 、 《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组词】
稼桑、 稼事、 稼政、 稼器
3.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
4.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