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1:24
“男妇”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字面上的意思是指男性妇女,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用,因为它在语义上存在矛盾。男性(男)和妇女(妇)这两个词在性别上是相互排斥的,因此“男妇”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明确的基本含义。
由于“男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几乎不会出现。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人们通常会使用更准确的词汇来描述性别,如“男性”、“女性”等。
由于“男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示例句子可能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由于“男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没有明确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性别时,我们通常使用“男性”和“女性”作为对应的词汇。
“男妇”这个词汇的词源并不明确,因为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这个词汇可能已经被更准确的性别描述词汇所取代。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男妇”这个词汇可能没有特别的意义或影响,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
由于“男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不太可能引起特定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在语言表达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清晰、准确的词汇来描述性别。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或使用“男妇”这个词汇。在需要描述性别时,我会使用“男性”或“女性”等更准确的词汇。
由于“男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创造性使用中的可能性有限。在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人们通常会选择更具有表现力和准确性的词汇。
由于“男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不太可能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在语言表达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能够清晰传达信息的词汇。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描述性别的词汇通常是清晰和准确的,因此“男妇”这样的词汇在跨文化比较中并不常见。
总的来说,“男妇”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它在语义上存在矛盾,因此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并不具有重要性。在描述性别时,我们应当使用更准确和清晰的词汇,如“男性”和“女性”。
1.
【男】
(会意。从田,从力。表示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作。本义:男人,与“女”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 、 《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 、 《诗·大雅·思齐》-则百斯男。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组词】
男事、 男夫、 男圻、 男教、 男德、 男权
2.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 、 《广雅》-女子谓之妇人。 、 《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妇人侠床。 、 《礼记·曲礼》-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组词】
少妇;孕妇;媳妇;妇驵、 妇政、 妇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