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3:28
“戏鸿堂帖”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书法或绘画作品的收藏品或展览品。其中,“戏”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欣赏、玩赏的意思,“鸿堂”则指宏伟的厅堂,常用来比喻高雅的艺术场所或收藏之地,“帖”则是指书法或绘画的作品。
在文学语境中,“戏鸿堂帖”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文人雅士欣赏书画的场景中,强调其高雅和艺术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艺术专业领域,如书法、绘画的讨论中,可能会提及。
同义词:书画珍品、艺术藏品、名画名帖 反义词:普通作品、劣质书画
“戏鸿堂帖”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文人雅士对书画艺术的欣赏和收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使用*惯。
在**传统文化中,书画艺术一直被视为高雅的文化表现形式,因此“戏鸿堂帖”这个词汇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意义。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古典、高雅的感觉,联想到了古代文人雅士在宏伟的厅堂中欣赏书画的场景,充满了艺术和文化的氛围。
在参观一次古代书画展览时,我被一幅标有“戏鸿堂帖”的古画深深吸引,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的美感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戏鸿堂帖映古韵,墨香飘溢满庭芳。”
想象一幅古画悬挂在宏伟的厅堂中,周围环绕着古典音乐,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艺术殿堂。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rt gallery collection”或“museum exhibi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向了艺术作品的收藏和展览。
“戏鸿堂帖”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书画艺术的高雅和珍贵,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化视野和语言表达能力。
1. 【戏】 (形声。从戈。虚(xī)声。本义:一种兵器)。 同本义。
2.
【鸿】
(形声。从鸟,江声。本义:大雁)。
同本义 。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引证】
《说文》-鸿,鹄也。 、 《易·渐》-鸿渐于干。 、 《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
【组词】
鸿冥、 鸿飞、 鸿爪、 鸿渐、 鸿嗷
3.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
4.
【帖】
(形声。从巾,占声。本义: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
写在帛上的书签。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木部曰:“检,书署也。”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幖题,今人所谓签也。”-帖,帛书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