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1:00
“清阴”一词字面意思指的是清爽的阴影或凉爽的遮蔽处。它通常用来形容树木、建筑物等提供的阴凉区域,给人带来凉爽和舒适的感觉。
在文学中,“清阴”常用来营造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如描述夏日树荫下的凉爽。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找个清阴的地方休息一下”来表达寻找凉爽地方的意愿。在专业领域,如园林设计中,“清阴”可能指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遮阴区域。
同义词中,“阴凉”更侧重于凉爽的感觉,“荫蔽”则强调遮蔽的效果,“凉荫”与“清阴”相似,都指凉爽的阴影。反义词“烈日”和“阳光直射”则与“清阴”形成鲜明对比,指炎热和直接的阳光照射。
“清阴”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保持相对稳定,但在不同的文学作品和口语表达中,其用法和内涵有所丰富和变化。
在文化中,“清阴”常与自然和谐、宁静的生活态度相关联。在炎热的夏季,人们追求清阴以避暑,这也反映了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尊重。
“清阴”给人带来宁静、舒适和放松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夏日午后的宁静,或是远离喧嚣的自然环境,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炎热的夏日寻找清阴的地方阅读和休息,那种凉爽和宁静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清阴下,蝉鸣如诗,夏日悠长,心随风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绿树成荫的公园,人们在清阴下休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轻柔的夏日旋律,如钢琴曲,来增强清阴带来的宁静感。
在英语中,“清阴”可以对应为“cool shade”或“refreshing shadow”,虽然表达略有不同,但都传达了凉爽和舒适的概念。
“清阴”一词不仅描述了物理环境,也承载了人们对舒适和宁静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细腻度和深度。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阴】
(会意。从阜(fù),从侌,侌(yīn)亦声。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简化字属会意,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陰,誾也。山之北,水之南也。从阜,从侌。 、 《易·中孚》。按,二在兑泽之中,艮山之下,故称阴。-鸣鹤在阴。 、 《周书·王会》-壜上张赤挛阴羽。 、 《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 、 《周礼·大司乐》-阴竹之管。 、 《周礼·柞氏》-令剥阴木而水之。 、 《列子·汤问》-达于汉阴(汉水南岸)。 、 唐·李朝威《柳毅传》-洞庭之阴。 、 清·姚鼐《登泰山记》-阴谷皆入济。 、 清·姚鼐《登泰山记》-其阴,济水东流。(阴:泰山的北面。)
【组词】
阴山背后、 阴木、 阴竹、 阴滨、 阴麓、 阴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