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8:23
词汇“出门应辙”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车马文化,其字面意思是指车辆出门时必须按照车轮的轨迹行驶,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或惯例。
“出门应辙”字面意思是车辆出门时必须按照车轮的轨迹行驶,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或惯例。
“出门应辙”源自古代的车马文化,当时车辆行驶必须遵循车轮的轨迹,以保证安全和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规则和惯例。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礼”和“规矩”,因此“出门应辙”这个成语体现了对社会规范的尊重和遵守。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联想到遵守规则、有序的社会生活。
在工作中,我经常提醒自己要出门应辙,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来处理事务,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诗歌中,可以将“出门应辙”融入到描述一个人物遵守社会规范的场景中,如:“他行事如车出门应辙,稳稳当当,赢得众人赞。”
想象一辆古朴的马车沿着固定的车辙行驶,发出有节奏的马蹄声和车轮声,给人一种有序和安心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ick to the beaten path”,意思也是遵循既定的路径或规则。
“出门应辙”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遵守规则,有序行事。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展现我们的文化素养。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
3.
【应】
应和,响应。
【引证】
《国语·晋语》-龟往离散以应我。 、 《战国策·齐策》-齐王不应。 、 《吕氏春秋·顺说》-宋王无以应。 、 《韩非子·喻老》-桓侯不应。 、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无以应。 、 《史记·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 、 《史记·陈涉世家》-宜多应者。 、 、 汉·贾谊《过秦论》-云集响应。 、 《资治通鉴·唐纪》-应者近万人。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金色而玉应。 、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组词】
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 应昂、 应嘴、 应响、 应机赴节、 应合、 应佛僧、 应令
受;接受。
【引证】
《南史·虞荔传》-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
【组词】
应事、 应役、 应供、 应约
4.
【辙】
(形声。从车,徹(chè)省声。本义: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 《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