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4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48:30
词汇“出闲力”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特定社群中的用语。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出闲力”字面意思是指使用或付出空闲时的力量或精力。基本含义可能是在非工作时间或空闲时段内做出的努力或贡献。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有限。在文学中,可能用于描述某人在业余时间对某事的投入;在口语中,可能是某个社群或地区特有的表达方式;在专业领域中,可能不常见。
由于“出闲力”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与特定地区的方言或社群用语相关。可能源自对“闲暇”和“力量”的组合使用。
在强调社区互助和志愿服务的文化中,“出闲力”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感。
该词汇可能给人带来积极、奉献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形象。
个人在生活中可能较少遇到直接使用“出闲力”的情况,但如果参与志愿服务或社区活动,可能会体验到类似的情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星光点点,他出闲力,编织希望的网。”
结合图片,可能是志愿者在社区服务中的场景;结合音乐,可能是温馨、鼓舞人心的旋律。
由于该词汇的特殊性,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除非在其他语言中有类似的表达。
“出闲力”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使用场景相对有限,但在特定语境下,它能够准确表达在闲暇时间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闲】
(会意。从门中有木。本义:栅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闲,阑也。 、 《易·家》。注;“阑也。”-人闲有家。 、 《易·大畜》。注:“阂也。”-日闲舆卫。 、 《周礼·虎贲氏》。郑玄注:“闲,梐枑。”贾公彦疏:“闲与梐枑皆禁卫之物。”-舍则守王闲。
3.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