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1:56
“乱暴”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混乱和暴力。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无秩序、无规则且带有攻击性的行为或状态。
“乱暴”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乱”和“暴”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混乱和暴力。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就已经存在,并且组合使用来描述混乱和暴力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保持其原始的负面含义。
在文化中,“乱暴”通常与负面的或行为相关联,如战争、**或不文明的行为。它反映了社会对于秩序和和谐的重视,以及对于破坏性行为的谴责。
“乱暴”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混乱、破坏和不安。它可能引发对于暴力和不公正的担忧和恐惧。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乱暴”来形容一些无序或粗鲁的行为,比如在交通堵塞时,有些司机的乱暴驾驶行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乱暴”:
在乱暴的风中,
树叶狂舞,
如同失序的灵魂,
在夜的深渊中呼喊。
在英语中,“乱暴”可以对应为“riot”或“chaos”,它们在描述无序和暴力方面有相似的含义,但在具体用法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乱暴”这个词在描述混乱和暴力方面非常有力,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也在专业领域中具有特定的含义。了解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的概念和情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我的词汇量和提高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1.
【乱】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同本义。
【引证】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
2.
【暴】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暴,日干也。曝,俗。 、 《小尔雅》-暴,晒也。 、 《考工记》-书暴诸日。 、 《孟子》-一日暴之。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暴于南荣。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 、 《颜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
【组词】
一暴十寒;暴炙、 暴背、 暴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