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2:0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2:02:20
“乱患”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混乱或无序的状态所导致的问题或困扰。它通常用来描述由于缺乏秩序、规则或控制而产生的负面后果。
在文学中,“乱患”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社会或环境的动荡不安,如战争、政治动荡或自然灾害后的混乱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个人生活中的混乱,比如工作压力、家庭问题或个人情感的困扰。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社会学,“乱患”可能指组织内部的混乱或社会结构的不稳定。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混乱程度和具体情境,而反义词则强调相反的状态或感觉。
“乱患”由“乱”和“患”两个字组成。“乱”字古汉语中指无序、混乱,“患”字指问题、困扰。在古代文献中,“乱患”可能较少单独使用,更多是以“乱”或“患”的形式出现,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乱患”。
在**文化中,秩序和和谐被视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乱患”这个词往往带有负面色彩,反映了人们对稳定和有序社会的渴望。在社会动荡或变革时期,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会增加。
“乱患”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焦虑和不安。它让我联想到混乱无序的场景,如人群中的恐慌、自然灾害后的废墟或是个人生活中的种种困扰。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历过一次因突发**导致的工作环境乱患,那段时间每天都在处理各种紧急情况,感觉非常疲惫和无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乱患”:
在乱患的街头,
心随风飘摇,
寻找一片宁静的港湾,
却只见波涛汹涌。
视觉上,“乱患”可能让我联想到混乱的街道、杂乱无章的房间或是暴风雨中的海面。听觉上,可能是嘈杂的人声、破碎的玻璃声或是风声呼啸。
在英语中,“乱患”可以对应词汇如“chaos”或“turmoil”,它们在描述无序和混乱状态时具有相似的含义,但在具体用法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乱患”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描述了混乱的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秩序和稳定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乱患”可以帮助更生动地描绘复杂的社会和个人情境。
1.
【乱】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同本义。
【引证】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
2.
【患】
(形声。从心,毌guàn)声。“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患,忧也。 、 《论语·宪问》-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 《春秋·繁露》-书文止于一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 、 《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 、 《世说新语·自新》-患志之不立。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何患不能。
【组词】
患累、 患御、 患忧、 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