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4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47:26
词汇“拖步”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拖步”字面意思是指行走时步伐缓慢,拖拉着脚步,通常表示行动迟缓或不情愿。
“拖步”一词源于汉语,由“拖”和“步”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词源故事,但其使用频率和含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有所变化。
在某些文化中,“拖步”可能与懒惰或消极的态度联系在一起,而在其他文化中,它可能仅仅表示身体上的疲惫。
“拖步”给人以沉重、缓慢的情感联想,可能让人想到疲惫、不情愿或心情低落。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人因为长时间工作而感到疲惫,他们可能会拖步回家,这反映了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在诗歌中,“拖步”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缓慢流逝,如:“岁月拖步,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agging one's feet”,意思相近,但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拖步”是一个描述行动迟缓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和状态,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
1.
【拖】
(形声。本作“拕”,左形,右声。本义:曳引)。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拕,引也。 、 《淮南子·齐俗》-纵体拖发。 、 《淮南子·人间世》-拖其衣被。 、 《汉书·南越传》-拖舟而入水。
【组词】
拖上州拔下县、 拖罟、 拖钩、 拖刀计、 拖扯
2.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