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1:55
反物质:反物质是指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粒子是与普通粒子具有相同质量但电荷相反的粒子。例如,电子的反粒子是正电子(也称为反电子),质子的反粒子是反质子。当物质与反物质相遇时,它们会相互湮灭,释放出能量。
“反物质”一词源于对反粒子的研究。20世纪初,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反粒子的概念,并在20世纪中叶首次在实验室中观察到反粒子。
反物质在科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被用作探索未知和超越现实的象征。在社会背景中,反物质的研究推动了粒子物理学和能源技术的发展。
反物质给人以神秘和强大的感觉,它代表了科学的前沿和对未知的探索。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和敬畏。
在日常生活中,反物质的概念可能出现在科普文章或科幻作品中,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诗歌中,可以将反物质比喻为“黑暗中的光明,对立中的和谐”。
反物质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实验室中闪烁的粒子轨迹,或是科幻电影中爆炸的壮观场面。听觉联想可能是粒子加速器工作时的嗡嗡声。
在不同语言中,反物质的概念通常是相似的,但由于文化差异,其在文学和艺术中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
反物质是一个充满科学魅力和想象空间的词汇。它不仅在物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文化和艺术中发挥着作用。了解反物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本质和科学的边界。
1.
【反】
(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同本义 同: 翻
【引证】
《说文》-反,覆也。 、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 《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3.
【质】
(形声。从贝,斦(zhì)声。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质,以物相赘也。 、 《战国策·赵策》-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 《后汉书·班超传》-遂纳子为质。 、 清·方苞《狱中杂记》-犹质其首。
【组词】
质库、 质作、 质鬻、 质录、 质卖、 质债、 质当、 质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