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2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29:51
炎威 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炎”表示火焰、高温或热烈的程度,“威”则表示力量、威严或压迫感。结合起来,“炎威”通常指的是极度的热力或高温所展现出的强大力量和压迫感。
在文学作品中,“炎威”常用来形容夏日酷热或火焰的猛烈,如“炎威逼人”、“炎威如火”。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极端天气或火灾时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消防学,可能会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但“炎威”仍可作为一种形象的表达。
“炎”字古已有之,源自甲骨文,表示火焰;“威”字则有权威、力量的含义。两者结合,形成了描述极端热力的词汇。随着语言的发展,“炎威”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极端的热或力量。
在**文化中,火往往与热情、活力和变革相关联。因此,“炎威”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热,也可能象征着某种强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或变革。
“炎威”这个词给人一种强烈、不可忽视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夏日的热浪、火山的爆发或是内心的激情。这种强烈的情感反应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或是对生命热情的共鸣。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描述夏日酷热时使用过“炎威”这个词,以表达那种让人难以忍受的高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炎威如火,烧尽了夏日的绿,只留下金黄的回忆。”
视觉上,“炎威”可能让人联想到烈日下的沙漠或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听觉上,可能是火焰噼啪作响的声音或是夏日蝉鸣的喧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corching heat”或“blazing inferno”,虽然不如“炎威”那样具有汉字的文化韵味,但同样传达了极端热力的概念。
“炎威”这个词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高温,也象征着一种强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供了一种形象且富有情感色彩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1.
【炎】
(会意。从二火。本义:火苗升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炎,火光上也。 、 《书·洪范》-火曰炎上。 、 《诗·小雅·大田》-秉畀炎火。 、 《楚辞·大招》-南有炎火千里。 、 《资治通鉴》-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火焰)。
【组词】
炎上
2.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