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3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37:27
词汇“凝默”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凝”和“默”。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凝默”字面意思是指凝结的沉默,即深沉、不易打破的沉默状态。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在某种情境下保持沉默,不发表意见或不表达情感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凝默”常用来描绘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或深沉的思考。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或文艺的场合,人们可能会使用它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沉默。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个体在群体中的沉默行为,尤其是在面对权威或压力时的沉默。
“凝”字古汉语中意为凝结、凝聚,而“默”字意为沉默、不说话。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凝默”这个词汇,用来形容一种深沉的沉默状态。
在**文化中,沉默有时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凝默可能被解读为一种内敛、深思熟虑的态度,也可能被视为一种逃避或不愿面对现实的表现。
凝默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忧郁或深沉的思考。这种沉默不是简单的无言,而是一种充满情感和内涵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凝默可能出现在某些重要的时刻,比如在亲人去世后的守夜,或者在面对重大决策时的深思。
在诗歌中,凝默可以被用来描绘夜晚的宁静:
夜幕低垂,星光凝默, 万籁俱寂,唯余心声。
凝默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独自坐在昏暗的房间里,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微弱的灯光和深沉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ofound silence”或“deep silence”,但这些表达没有“凝默”那种深沉和凝结的感觉。
凝默是一个富有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仅描述了沉默的状态,还蕴含了深沉的情感和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凝】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凝,水坚也。 、 《广雅》-凝,定也。 、 《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 《考工记》-凝土以为器。 、 《礼记·乡饮酒义》-天气严疑之气。 、 枚乘《七命》-霜锷水凝。 、 唐·岑参《走马川行》-幕中草檄(xì)砚水凝。
【组词】
凝寒、 凝冰、 凝雨、 凝涸、 凝霜
2.
【默】
(形声。从犬,黑声。本义:狗突然窜出追人)。
闭口不说话。
【引证】
《书·说命》-恭默思道。 、 《论语》-默而识之。 、 《易·系辞》-或默或语。 、 《国语·楚语》-三年默以思道。 、 《左传·昭公十五年》-我不欲战而能默。 、 白居易《移家入新宅》-默坐低双眉。
【组词】
默然不语、 默默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