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8:27
“*见”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经常见到或常见的事物。它强调的是某事物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以至于人们对它已经非常熟悉,不再感到新奇或特别。
在文学中,“见”可能用来描述一个场景或情节的平凡性,强调故事中的日常性。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表达对某事物的熟悉程度,例如“这是我们见的风景”。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它可能用来描述某种行为模式的普遍性。
同义词中,“常见”强调频率高,“平凡”强调缺乏特色,“普通”强调一般性,“普遍”强调广泛性。反义词则分别强调了稀少、独特或新颖的特性。
“见”由“”和“见”两个字组成。“”字有学、惯的意思,“见”字表示看见。组合起来,“见”即指通过频繁的看见而形成的*惯性认知。这个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相对稳定。
在*文化中,“见”可能与“见怪不怪”这一成语相联系,强调对日常事物的接受和适应。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社会现象的普遍性,如“这是现代社会*见的问题”。
“*见”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平淡无奇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重复和缺乏变化。它可能引发一种对新鲜事物的渴望,或者对日常生活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见”来形容那些我已经看腻了的风景或日常行为,提醒自己要保持对生活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见的街道上,寻找不见的灵魂。”
视觉上,“*见”可能让人联想到重复的图像,如同一街道的多次拍摄。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日常的噪音,如城市的交通声。
在英语中,“*见”可以对应为“commonplace”或“familiar”,它们在表达上略有差异,但都强调了事物的常见性和熟悉度。
“见”这个词在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时非常有用,它帮助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普遍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对生活的新鲜感和批判性思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见”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确和生动。
1.
【习】
(会意。从羽 。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習,数飞也。 、 《礼记·月令》-鹰乃学习。 、 晋·左思《咏史》-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2.
【见】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引证】
《广雅》-见,示也。 、 《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见龙在田。 、 《汉书·韩信传》-情见力屈。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孟子·梁惠王上》-见于王。 、 《论语·季氏》-见于孔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其末立见。 、 《三国演义》-有虹见于玉堂。 、 吴均《与朱元思书》-有时见日。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组词】
见影、 见得
介绍,推荐。
【引证】
《论语·微子》-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 、 《墨子·公输》-见我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