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1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6:04
庭审:指在法庭上进行的正式审判过程,法官、检察官、律师、被告和证人等参与其中,通过证据的展示、辩论和法律适用,以确定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适用,最终作出判决。
庭审一词源自汉语,结合了“审”(审查、判断)和“庭”(法庭)两个字,随着法律制度的发展,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法庭上的审判过程。
在**文化中,庭审象征着公正和法律的权威,是社会正义的体现。它也反映了社会对法律程序的重视和尊重。
庭审往往让人联想到紧张、严肃和公正。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正义的渴望和对法律的信任。
个人可能在生活中通过观看法律剧、新闻报道或亲身经历来接触到庭审,这些经历可能加深对法律程序的理解和尊重。
在诗歌中,庭审可以被描绘为“正义的天平在法庭上缓缓倾斜,每一句话语都是重量的砝码”。
庭审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的庄严场景,法官的法槌声,律师的辩论声,以及证人的证词。
在不同文化中,庭审的形式和程序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目的——通过法律程序确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是普遍的。
庭审作为一个法律术语,不仅在专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中扮演着角色。它不仅是法律程序的体现,也是社会正义和法律权威的象征。通过对庭审的学*和理解,可以加深对法律制度和社会正义的认识。
1.
【庭】
(形声。从广,廷声。广(yǎn),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庭,宫中也。 、 《荀子·儒效》-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 、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藜棘树于中庭。
【组词】
庭落、 庭庑、 庭炬、 庭阶
2.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