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4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48:20
洋石灰: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从外国进口的石灰。石灰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主要成分是氧化钙(CaO),通过煅烧石灰石(碳酸钙)得到。洋石灰可能特指那些从欧洲或其他地区进口的石灰,与本地生产的石灰相对。
在文学作品中,洋石灰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个建筑或场景的细节,强调其异国情调或历史背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建筑材料或历史话题时。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材料科学,洋石灰可能被用来区分不同来源的石灰材料。
同义词:进口石灰、外国石灰 反义词:本地石灰、国产石灰
洋石灰这个词汇可能起源于19世纪或20世纪初,当时**开始大量进口外国建筑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逐渐被更具体的术语所取代,如“进口石灰”。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洋石灰可能与殖民历史或现代化进程相关联。它可能象征着外来影响或技术进步。
洋石灰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建筑的坚固与美感,也可能引发对过去时代的怀旧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参观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时了解到它使用了洋石灰,这让我对建筑材料的历史和多样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洋石灰:
洋石灰砌成的墙,
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每一块石,每一道光,
诉说着过往的辉煌。
洋石灰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石墙,沉稳的色调和历史的沉淀。在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石匠敲打石块的声音,或是风吹过石墙的沙沙声。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洋石灰可能被翻译为“imported lime”或“foreign lime”,但其使用情况和象征意义可能因地区而异。
洋石灰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建筑材料的历史和多样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和历史背景。
1. 【洋】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同本义。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
3.
【灰】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灰,死火余烬也。 、 《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毋烧灰。 、 《字汇》-火过为灰。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飞烟灭。
【组词】
灰灭、 灰榇、 灰罐、 灰枵、 灰火、 灰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