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5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56:18
月没参横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月亮落下,参星横斜。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夜深时分,天空中月亮已经消失,参星(即猎户座中的三颗星)横斜于天际。它通常用来描绘夜晚的深沉和宁静,或者比喻时间的流逝。
在文学作品中,月没参横 常被用来营造一种静谧、深邃的夜晚氛围,如古诗文中描述夜深人静、思绪万千的场景。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学术讨论中,它会被提及。
月没参横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象来判断时间和季节,因此这个成语也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夜晚常常被赋予深沉、宁静的象征意义。月没参横 这个成语也因此承载了这种文化内涵,常被用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或对夜晚宁静的赞美。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深邃。它让我联想到独自一人仰望星空,思绪飘渺的场景,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在我的生活中,这个成语曾在一次夜晚独自散步时浮现在脑海中。那是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我抬头望向天空,感受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没参横夜未央,
星河璀璨映孤窗。
思绪随风飘万里,
一缕清辉入梦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夜晚的星空图,月亮已经落下,参星横斜。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夜晚的虫鸣或远处的水流声,增添一种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涉及不同的天文现象,如北欧神话中的极光,或者西方文学中的星夜描绘,但核心都是对夜晚深邃和宁静的赞美。
月没参横 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天文现象,更蕴含了深邃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它在文学创作和日常表达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友在门,饥不及餐。
~画角哀,暗香消尽令人老。
1.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2.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3.
【参】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引证】
《左传》-迁实沈于大厦,主参。
【组词】
参横月落、 参井
4.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