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3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32:39
“瑟调琴弄”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弹奏瑟和琴。瑟和琴都是**古代的弦乐器,瑟有二十五弦,琴有七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弹琴奏乐的情景,强调的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和文化氛围。
在文学作品中,“瑟调琴弄”常用来描绘文人雅集、诗酒会或者隐士生活的场景,如“夜深人静,独坐书房,瑟调琴弄,自得其乐。”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谈论古典文化或艺术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音乐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古代音乐文化或文人的生活方式。
同义词:琴瑟和鸣、琴瑟之好、琴瑟调和
反义词:无
“瑟调琴弄”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人文化,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雅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高雅的艺术活动或文人生活的场景。
在**传统文化中,瑟和琴都是象征高雅和文化的乐器。因此,“瑟调琴弄”这个成语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代表了文人阶层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宁静、优雅和文化的。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生活,以及他们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我们可能不会经常使用这个成语,但在谈论古典文化或艺术时,它仍然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例如,在描述一个安静的夜晚,独自弹奏乐器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瑟调琴弄,心随乐曲,飘向远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文人在书房中弹奏瑟和琴的画面,背景是柔和的灯光和古朴的书架。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古典的**音乐,如古筝或琵琶的演奏。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laying the harp and lyre”,但这种表达不如“瑟调琴弄”那样深入人心,因为它没有**文化中那种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瑟调琴弄”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弹奏乐器的动作,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代表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想那日~,叹中途付与东风。
1.
【瑟】
(指事。从珡,必声。本义: 古代拨弦乐器。形似古琴,每弦一柱,但无征位)。
【组词】
调瑟、 琴瑟
古水名 。即今河南省罗山县的小黄河。
2.
【调】
清晨,早晨 同: 朝
【引证】
《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组词】
调饥
3.
【琴】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 、 《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乐琴书以消忧。
【组词】
琴史、 琴书、 琴床、 琴柱
4. 【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