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15:4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15:44:21
“甘冒虎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自愿进入虎口,比喻不顾危险去做某事。这个成语强调了行动的冒险性和危险性,通常用来形容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不惜冒极大的风险。
在文学作品中,“甘冒虎口”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英勇行为或牺牲精神。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警告某人不要轻易冒险,或者赞扬某人的勇气和决心。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探险,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执行高风险任务的人员。
同义词:
反义词:
“甘冒虎口”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寓言故事,其中“虎口”象征着极大的危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用以形容任何高风险的行为。
在**文化中,“甘冒虎口”体现了对勇气和牺牲精神的赞扬。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了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个人的勇敢和无私是值得尊敬的。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冒险和牺牲的情感联想。它激发了对英雄主义和无私奉献的敬意,同时也提醒人们冒险行为的潜在危险。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为了家庭或朋友而做出重大牺牲的行为,如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一切代价。
在诗歌中,可以将“甘冒虎口”融入描述英雄事迹的诗句中,如:
他甘冒虎口,只为那一瞬的光辉,
在风暴中挺立,不畏前路的崎岖。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勇士面对猛虎的场景,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在音乐中,可以选择激昂的旋律来表达这种冒险和牺牲的精神。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isk one's life”或“put oneself in harm's way”,虽然这些表达没有成语的文学韵味,但传达了相似的危险和冒险的概念。
“甘冒虎口”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冒险行为的词汇,它还承载了文化中对勇气和牺牲的赞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深度。
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
1.
【甘】
(会意兼指事。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甘,美也。 、 《书·洪范》-稼穑作甘。 、 《周礼·疡医》-以甘养肉。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甘胜碱。 、 《韩非子·存韩》-秦王饮食不甘。 、 清·周容《芋老人传》-何向者视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组词】
甘肥、 甘味、 甘膳、 甘馨
2. 【冒】
3. 【虎】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4.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