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4:10
1.《晋书.阮孚传》"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后因以"脱貂"形容放任不羁。
1. 【脱】 - (形声。从肉,兑(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脱,消肉臞也。 、 《尔雅》-肉去骨曰脱。 、 《礼记·内则》-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 、 《列子·天瑞》-其状若脱。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筋骨尽脱矣。
2. 【貂】 - (形声。从豸(zhì),召声。本义:哺乳动物。又称“貂鼠”。体细长,色黄或紫黑,种类很多) 同本义。 【引证】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即解貂覆生。 、 左思《咏史》-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组词】 貂珥、 貂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