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5:48
词汇“地土”的深入学*和分析:
“地土”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土地、土壤,或者引申为某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它强调的是土地的物质属性和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
“地土”一词由“地”和“土”两个字组成,其中“地”指的是地面或地球,而“土”指的是土壤或土地。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强调了土地的物质属性。
在**传统文化中,土地被视为生命之源,与农业文明紧密相关。因此,“地土”在文化上承载了丰收、家园和根基的象征意义。
“地土”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家乡的田野、丰收的景象,以及与土地紧密相连的农耕生活,带来一种踏实和归属感。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回忆起童年在乡下玩耍的情景,那片熟悉的地土见证了成长和变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故乡的地土,滋养了我成长的每一寸肌肤。”
想象一片金黄的麦田,风吹过时麦浪翻滚的声音,这些都是“地土”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地土”可以对应为“soil”或“land”,但“soil”更侧重于土壤的物质属性,而“land”则更广泛地指土地。
“地土”这个词不仅仅是对土地的描述,它还承载了文化、情感和历史的厚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地土”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丰富地表达与土地相关的主题和情感。
1.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2.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