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5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55:12
地坼(dì ch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地面裂开。它通常用来描述地面因自然力量(如地震、干旱等)而产生的裂缝。
地坼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如地震后的景象。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地质学、地震学中,它是一个专业术语。
同义词:地裂、地缝、地隙 反义词:地合(假设性的反义词,意指地面合拢)
地坼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地”和“坼”组成。“坼”字古已有之,意为裂开。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就有“坼”字的记载,表示裂开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其基本含义。
在文化中,自然灾害如地震、干旱等常被视为天灾,与人的命运紧密相关。因此,地坼**这一词汇也常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灾难、破坏等。
地坼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不安的感觉,因为它与灾难和破坏紧密相关。在文学作品中,它常用来营造一种紧张、悲凉的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地坼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自然灾害或地质现象时,它是一个准确且专业的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大地震颤,裂痕深邃,
地坼纵横,悲歌四起。
地坼可以联想到干裂的土地图片,或是地震时地面裂开的声音,给人一种震撼和不安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arthquake fissure”或“ground crack”,但这些词汇没有地坼在中文中那种文化和历史的深度。
地坼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还承载了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敬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