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3:14
“烈丈夫”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性格刚烈、意志坚强、行为果断的男性。字面意思是指一个有着烈火般性格的男子,强调其坚韧不拔和勇敢无畏的特质。
在文学作品中,“烈丈夫”常被用来塑造英雄形象,如古代武将或现代革命者。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带有一定的褒义,用来赞扬某人的坚强和勇敢。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可能会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这种性格特质。
同义词中,“刚烈”强调性格的坚硬和不屈,“坚毅”侧重于意志的坚定,“勇敢”和“果断”则分别强调行为上的无畏和决策上的迅速。反义词则反映了与“烈丈夫”相反的性格特质。
“烈丈夫”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烈”字最初指火势猛烈,后引申为性格的刚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性格坚强、行为勇敢的男性。
在**传统文化中,“烈丈夫”常被视为理想男性的典范,尤其是在强调忠诚和勇气的历史时期。这种形象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反复出现,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提到“烈丈夫”,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英雄人物,如岳飞、关羽等。这种联想往往伴随着对坚韧和勇敢的赞赏,以及对传统美德的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在困难面前坚持原则和勇气的情况,我可能会用“烈丈夫”来形容那些展现出这种品质的人。
在诗歌中,可以将“烈丈夫”融入对英雄形象的赞美:
烈丈夫,心如铁,
战鼓声中显英烈。
剑指苍穹,志不灭,
千秋万代传忠烈。
视觉上,“烈丈夫”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武将的画像,身披战甲,手持兵器,面容坚毅。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战鼓和号角的声音,以及战场上的呐喊。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valiant man”或“brave warrio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男性的勇敢和坚强。
“烈丈夫”这个词不仅是对男性性格的一种描述,也是对传统美德的一种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
1.
【烈】
(形声。从火,列声。“火”字在下面一般写作四点。本义:火势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烈,火猛也。 、 《诗·商颂·长发》-如火烈烈。 、 《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 《资治通鉴》-火烈风猛。
【组词】
烈烧、 烈燧、 烈烈、 烈光
2.
【丈】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持“十”。十,十尺。本义:长度单位,十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丈,十尺也。 、 《小尔雅》-度五尺为墨,倍墨谓之丈。 、 《后汉书·列女传》-遂成丈匹。 、 唐·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百丈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绸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明·魏禧《大铁锥传》-长丈许。
【组词】
丈尺、 丈六、 丈二、 丈数
古时对长辈男子的尊称。
【引证】
《大戴礼记》-丈者,长也。
【组词】
丈人行、 丈母、 丈丈、 老丈;岳丈
3.
【夫】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引证】
《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