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8:35
本身:这个词通常用来指代某个事物或对象自身,强调其独立性和内在特性,不依赖于其他事物或外部因素。
“本身”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本”和“身”组成,“本”指根源或基础,“身”指身体或实体。随着语言的发展,其意义逐渐固定为指代事物自身。
在东方文化中,“本身”常用于强调事物的内在价值和本质,而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更强调事物的功能和实用性。
“本身”这个词给人一种稳定和内在的感觉,常用于强调事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用“本身”来解释事物的本质,如在讨论一个项目的可行性时,会说“这个项目本身是有潜力的,但需要更多的资源支持。”
在诗歌中,“本身”可以用来强调自然的美:
山川本身,无需言语, 静默中自有其韵律。
看到“本身”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个稳固的物体,如一块石头或一棵大树,它们都代表着稳定和内在的力量。
在英语中,“本身”可以对应为“itself”或“in itself”,用法相似,但“in itself”更多用于强调事物的内在本质。
“本身”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事物的内在特性和独立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本身”可以增强论述的深度和准确性。
1.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