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8:38
“宁馨儿”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宁静温馨的孩子”。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孩子性格温和、举止文雅、给人以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宁馨儿”常用来形容主人公或某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如在描述一个家庭和睦、氛围温馨的场景时,可能会提到家中的孩子是“宁馨儿”。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社交场合或描述特定人物时,仍会被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教育学中,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形容某些孩子的性格特征。
“宁馨儿”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对儿童性格的理想化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学作品和特定语境中仍被保留和使用。
在**文化中,对孩子的期望往往是希望他们性格温和、举止得体。因此,“宁馨儿”这个词汇反映了这种文化期望和社会价值观。
这个词汇给人以温馨、宁静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个和谐、平静的家庭环境和一个性格温和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个性格温和、举止文雅的孩子,可能会用“宁馨儿”来形容他/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的宁馨儿,静静地数着星星,每一颗都是她心中的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孩子在宁静的夜晚,静静地看着星空;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温馨的旋律,如钢琴曲,来增强这种宁静温馨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形容词来描述,如英语中的“gentle child”或“peaceful child”。
“宁馨儿”这个词汇虽然不常在日常口语中使用,但在文学和特定语境中仍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孩子的性格特征,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对儿童性格的期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细腻度和深度。
何物老妪,生宁馨儿!
以行亲迎之大典,彼西方美人,必将为我家育~以亢吾宗也。
1.
【宁】
贮藏;积聚。本作“宁” 同: 贮
【引证】
《说文》。按,与貯略同。-宁,办积物也。象形。 、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唐·李善注:“‘伫’与‘宁’同。”-惠风伫芳于阳林,醴泉涌溜于阴渠。
久立。后作“佇、竚”,简化为“伫”。
【引证】
《礼记·曲礼》-天子当宁而立。 、 《国语·楚语》-位宁有官司之典。 、 江永《乡党图考》-以人君门外有正朝,视朝则于此宁立故耳。
【组词】
宁僚
2.
【馨】
(形声。从香,殸声。殸,籀文“磬”(qìng)。本义:芳香,散布很远的香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馨,香之远闻者也。 、 《国语·周语》-其德足以昭其馨香。 、 《山海经·西山经》-丹木五岁五味乃馨成。 、 《诗·大雅·凫鷖》。毛传:“馨,香之远闻也。”-尔酒既清,尔淆既馨。 、 唐·刘禹锡《陋室铭》-惟吾德馨。
【组词】
馨烈、 馨逸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