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2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22:27
山道:指在山中开辟的道路,通常用于连接不同的地点,供人或车辆通行。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山中的路径或道路。
山道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山”和“道”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道”字既可以指道路,也可以指方法或途径。随着时间的推移,“山道”主要用于指代山中的道路。
在**文化中,山道常常与隐士、修行和自然美景联系在一起。例如,古代文人墨客常在山道中寻找灵感,创作诗词。
山道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挑战并存。它让我联想到自然的美景和徒步旅行的乐趣,同时也意识到在山道上行进的困难和危险。
在我的一次徒步旅行中,我走过了一条蜿蜒的山道,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山道两旁的风景如画,但也需要克服体力和意志上的挑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道”:
山道蜿蜒入云端,
行者步履踏青岚。
林间鸟语伴风吟,
心随景移意自宽。
山道的视觉联想是崎岖的山路、茂密的树林和远处的山峰。听觉联想可能是鸟鸣、风声和脚步声。
在英语中,“山道”可以对应为“mountain trail”或“mountain path”。在不同的文化中,山道都可能与自然、探险和精神追求联系在一起。
山道这个词汇不仅指代具体的道路,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内心的感受。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