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2:40
“下痿”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男性性功能障碍,特别是指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硬,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性行为。这个词汇在医学上有时也被称为“阳痿”。
在医学专业领域,“下痿”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诊断和讨论男性性功能障碍。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人物的生理或心理状态,有时也带有隐喻或象征意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状态不佳或缺乏活力。
同义词“阳痿”和“勃起功能障碍”在医学上更为常用,而“下痿”在日常口语中较少见。反义词“勃起”和“坚挺”则描述了正常的性功能状态。
“下痿”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中医学对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描述。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阳痿”和“勃起功能障碍”等更为精确的术语逐渐取代了“下痿”在医学领域的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性功能障碍是一个敏感话题,往往被视为隐私或禁忌。因此,“下痿”这个词汇在公共讨论中较少出现,但在医学和健康教育领域,随着性教育的普及,这个话题逐渐被更多人接受和讨论。
提到“下痿”,可能会引起一些负面的情感反应,如尴尬、羞愧或同情。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健康问题、心理压力或人际关系问题。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与“下痿”相关的情况,可能会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或在亲密关系中进行沟通和理解。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下痿”作为一个象征,代表无力、挫败或生命的脆弱。例如:
他的心如同下痿的身躯, 在无尽的夜幕中徘徊, 寻找那一丝温暖的曙光。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医院、药物或治疗设备。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医生的诊断、药物的说明或患者的自述。
在不同文化中,对性功能障碍的描述和态度各不相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erectile dysfunction”是一个常用的医学术语,而在某些文化中,这个话题可能更为保守和隐晦。
“下痿”这个词汇在医学和文学中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场景,虽然在日常口语中较少见,但它反映了人类对健康和性功能的关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相关的话题。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痿】
神经系疾病。筋肉萎缩,不能举动。
【引证】
《说文》-痿,痺也。 、 《素问·痿论》-大经空虚发为肌痺,传为脉痿。 、 《汉书·哀帝纪赞》-即位,痿痺。
【组词】
痿弱、 痿症、 痿症;痿疾、 痿病、 痿废、 萎痹、 痿蹶、 痿不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