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5:07
“墙有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墙壁上长有耳朵。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秘密容易被泄露,暗示即使在看似安全的地方,也可能有第三者在偷听或监视。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活动或秘密会议的场景,强调保密的重要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提醒对方在谈论敏感话题时要小心。在专业领域,如情报学或安全管理,这个成语强调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同义词:隔墙有耳、耳目众多、暗中监视 反义词:无人知晓、密不透风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语境的不同。例如,“隔墙有耳”更侧重于物理空间的监听,而“耳目众多”则强调监视者的数量和广泛性。
“墙有耳”这个成语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活动和宫廷政治。在古代,由于通信技术不发达,**和密探常常通过偷听来获取情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各种语境,强调保密和警惕的重要性。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隐私和安全的重视。在社会背景中,它提醒人们在公共和私人生活中都要保持警惕,尤其是在涉及敏感信息时。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警惕和不安。它提醒人们在谈论敏感话题时要小心,以免被不怀好意的人听到。这种联想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因为信息泄露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商务会议中听到同事提醒:“墙有耳,我们得确保我们的策略不被竞争对手知道。”这让我意识到在商业环境中保密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墙有耳,风有语,秘密在夜幕下悄然传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堵古老的墙壁,上面似乎有隐形的耳朵在偷听。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段神秘的旋律,让人联想到秘密和监视。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he walls have ears”,意思和用法与汉语中的“墙有耳”相似。这表明不同文化中的人们都对保密和隐私有相似的认知。
“墙有耳”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它不仅提醒人们在谈论敏感话题时要小心,还强调了保密和警惕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如何在不同语境中传达保密的概念。
1.
【墙】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墙,垣蔽也。 、 《诗·郑风·将仲子》-无逾我墙。 、 《论语·公冶长》-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尉缭子·战威》-止如堵墙。 、 唐·杜甫《石壕吏》诗-老翁逾墙走。
【组词】
墙阙、 墙宇、 墙篱、 墙东、 墙茨、 土墙;围墙
2. 【有】
3.
【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耳,主听也。 、 《白虎通·情性》-耳者,肾之候。 、 《春秋·元命苞》-耳者,心之候。 、 《鬼谷子·权篇》-耳目者,心思之助也。 、 《易·说卦》-坎为耳。 、 明·刘基《苦斋记》-忠言逆耳利于行。 、 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组词】
耳目官、 耳斡儿、 耳朵垂子、 耳根厢、 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