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1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13:58
“墙有缝,壁有耳”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墙壁上有缝隙,墙壁上有耳朵。其基本含义是指即使在看似封闭的环境中,也可能有泄露秘密的途径,暗示着秘密容易被他人知晓,告诫人们要谨慎言行,不要在私下里说别人的坏话或泄露秘密。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强调人物的谨慎或对周围环境的警觉。在口语中,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在讨论敏感话题时。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情报工作中,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强调保密的重要性。
同义词:隔墙有耳、耳目众多 反义词:密不透风、守口如瓶
同义词“隔墙有耳”与“墙有缝,壁有耳”意思相近,都强调秘密容易被泄露。反义词“密不透风”和“守口如瓶”则强调保密和沉默。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隐私和保密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普及,成为提醒人们谨慎言行的重要工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谨慎和自我保护。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信息高度流通的环境中,这个成语的警示意义更加突出,提醒人们在数字时代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警觉和谨慎。它提醒我们在交流中要保持警惕,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这个成语来提醒朋友在公共场合或社交媒体上谨慎发言,尤其是在讨论敏感话题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墙有缝,壁有耳, 言语之间,需谨慎。 秘密如风,易泄露, 心中话,莫轻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堵古老的墙壁,缝隙中似乎有眼睛在窥视。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神秘的音乐,增强成语带来的警觉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he walls have ears”,意思相近,都强调了秘密容易被泄露的概念。
“墙有缝,壁有耳”这个成语在提醒我们谨慎言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时代,它的警示作用更加明显,帮助我们在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方面保持警觉。
你咬人的狗儿不露齿,是言不是语~。
1.
【墙】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墙,垣蔽也。 、 《诗·郑风·将仲子》-无逾我墙。 、 《论语·公冶长》-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尉缭子·战威》-止如堵墙。 、 唐·杜甫《石壕吏》诗-老翁逾墙走。
【组词】
墙阙、 墙宇、 墙篱、 墙东、 墙茨、 土墙;围墙
2. 【有】
3.
【缝】
缝合处。
【引证】
《礼记·檀弓》-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
【组词】
衣缝;裤缝;缝际
罅隙。
【引证】
杜牧《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组词】
缝罅、 缝子、 缝开
4.
【壁】
(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壁,垣也。 、 《风俗通》-壁亦土也。 、 张衡《思玄赋》-观壁垒于北落兮。 、 《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立。 、 《聊斋志异·促织》-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组词】
壁有耳、 壁中书、 壁观
5. 【有】
6.
【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耳,主听也。 、 《白虎通·情性》-耳者,肾之候。 、 《春秋·元命苞》-耳者,心之候。 、 《鬼谷子·权篇》-耳目者,心思之助也。 、 《易·说卦》-坎为耳。 、 明·刘基《苦斋记》-忠言逆耳利于行。 、 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组词】
耳目官、 耳斡儿、 耳朵垂子、 耳根厢、 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