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0:39
“军不血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军队在战斗中没有使用刀剑,即没有发生实际的流血冲突。基本含义是指在战争或冲突中,通过智谋、策略或其他非暴力的手段取得胜利,没有发生实际的战斗或伤亡。
在文学作品中,“军不血刃”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方在冲突中以智取胜,避免了血腥的战斗。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任何非暴力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战略或国际关系中,这个成语强调了避免直接冲突的重要性。
“军不血刃”源自**古代的兵法和战争哲学,强调智谋和策略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强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理念。
在**文化中,“军不血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和“和”的理念,即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强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智慧、和平和策略的联想,让人感受到一种通过智慧而非暴力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通过谈判而非冲突解决问题的情境,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军不血刃”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智者行,军不血刃,和平之花,绽放于战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和平谈判而非战斗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古典音乐,象征和平与智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n without fighting”或“victory without bloodshed”,强调了同样的非暴力解决冲突的理念。
“军不血刃”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兵法的智慧,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和平解决冲突的追求。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智慧和策略往往比暴力更为有效和持久。
故鸣条之役,军不血刃,牧野之师,商人倒戈。
1.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血】
口语读音(多单用)。
【组词】
鸭血、 血沥沥、 血唬零喇、 血胡同、 血糊突、 血渌渌、 血心、 血的教训
4.
【刃】
(指事。小篆字形,在刀上加一点,表示刀锋所在。本义:刀口,刀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张舜徽注:“许云象形,而实指事。今俗称刀口。”-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 《书·费誓》-锻乃戈矛,砺乃锋刃。 、 《荀子·议兵》-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斩。 、 《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组词】
刀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