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5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51:11
词汇“咎戒”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咎”通常指过失、错误,而“戒”则有警告、戒备的含义。结合起来,“咎戒”可能指的是对错误或过失的警告或戒备。然而,由于这个词汇不常用,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个假设的含义进行。
“咎戒”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对错误或过失的警告或戒备。
由于“咎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强调对错误行为的警示;在口语中,可能不太会使用这个词汇;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道德伦理讨论中,可能会用来指代对不当行为的警告。
由于“咎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可能较为有限。它可能是由“咎”和“戒”两个字组合而成,各自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咎戒”可能被用来强调对错误行为的纠正和预防。在强调纪律和规范的社会中,这个词汇可能会有更多的应用。
“咎戒”可能带有一种严肃和正式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对错误行为的批评和纠正。它可能影响人们对于规则和纪律的重视。
由于“咎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咎戒”用作对错误行为的象征性警告,例如:
由于“咎戒”的含义较为抽象,它可能不会直接带来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在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警示标志或警告符号;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严肃的训诫声音。
由于“咎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可能较为有限。
“咎戒”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含义主要集中在对错误或过失的警告和戒备上。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意图,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常使用。
1.
【咎】
(会意。从人,从各。从“各”,表示相违背。违背人的心愿。本义:灾祸,灾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咎,灾也。 、 《吕氏春秋·侈乐》。注:“殃也。”-弃宝者必离其咎。 、 贾谊《吊屈原赋》-嗟苦先生,独离此咎。
【组词】
咎征、 咎有应得、 咎戒
2.
【戒】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戒,警也。 、 《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 、 《礼记·曾子问》-以三年之戒。 、 《左传·哀公元年》-基浇能戒之。 、 《国语·吴语》-息民不戒。 、 《庄子·养生主》-怵然为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戒之慎勿忘。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知足以自戒。
【组词】
戒慎、 戒书、 戒旦、 戒守、 戒命、 戒戢、 戒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