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9:02
完缮(wán shà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完成修复或修缮工作,使其恢复完整或良好状态。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任何形式的完善或改进。
“完缮”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完”意为完整,“缮”意为修补或整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物质上的修复,也包括抽象概念上的完善。
在**文化中,“完缮”常常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完缮”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修复和改进的过程,带来一种希望和进步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社区项目,旨在完缮老旧的公共设施,这个过程不仅改善了社区环境,也增强了居民之间的凝聚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完缮”:
岁月在墙上刻下痕迹,
完缮的手,轻轻拂去尘埃。
历史的篇章,再次翻开,
在光影交错中,重现风采。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工匠在细心地修复一座古老的雕像,每一锤每一凿都充满了对艺术的尊重。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在英语中,“完缮”可以对应为“restoration”或“renovation”,虽然含义相近,但在使用时侧重点略有不同。“Restoration”更强调恢复原状,而“Renovation”则更侧重于更新和改进。
通过对“完缮”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不仅指物质上的修复,也包括对抽象概念的完善。它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对于提升语言的精确性和表达的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1.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
2.
【缮】
(形声。从糸(mì),善声。本义:修补;修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缮,补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缮完葺墙,以待宾客。 、 《珠丛》-凡治,故造新皆谓之缮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缮城郭。
【组词】
缮治、 缮完、 缮饰、 缮理、 缮修、 缮造、 缮性、 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