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3:07
物力:这个词通常指的是物质资源和力量,包括自然界的资源、生产资料、机械设备等,以及人类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物力通常与人力、财力并列,是企业或组织运营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
物力这个词源于汉语,由“物”和“力”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物”指物质,“力”指力量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物质资源及其利用的能力。
在**传统文化中,物力常与“节俭”和“勤俭持家”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物力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物力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坚实”、“可靠”和“丰富”等正面情感。在讨论资源分配和经济发展时,物力往往是一个积极的关键词。
在个人生活中,物力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家庭预算管理,如合理分配家庭资源,确保物力的有效利用,以支持家庭成员的需求和目标。
在诗歌中,可以将物力比喻为支撑梦想的基石:
物力如山,稳稳托起梦的翅膀, 每一粒尘埃,都是前进的力量。
物力可能让人联想到工厂的轰鸣声、机械的运转声,以及仓库中堆放的物资。视觉上,可能联想到整齐排列的货架、闪亮的机器和繁忙的生产线。
在英语中,物力可以对应为“material resources”或“physical assets”。在不同的文化中,对物力的重视和管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力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专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理解和有效管理物力,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1.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