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5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57:10
“不公”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行为。它通常用来描述在分配资源、机会或待遇时缺乏平等或正义的现象。
“不公”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不”和“公”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不公平或不公正的行为或状态。
在许多文化和社会中,“不公”是一个敏感且重要的话题。它触及到社会正义和道德伦理的核心,常常是社会**和改革的焦点。
“不公”一词往往引发负面情感,如愤怒、失望和无力感。它让人联想到不平等和压迫,激发人们对正义和平等的追求。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过不公的待遇,比如在工作场所或学校中感受到的不公平评价或机会分配。
在诗歌中,“不公”可以被用来表达对社会不平等的深刻反思:
在灰暗的街角,不公悄然滋生,
无声的抗议,在每个心灵深处。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injustice”或法语的“injusti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向不公平和不公正的概念。
“不公”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它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问题,也激励人们追求更公正的世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批判不平等现象。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