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1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19:37
“不入眼”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某物或某人不符合审美标准,无法引起注意或赞赏。基本含义是指某事物在视觉上或审美上不被接受或不被看好。
在文学中,“不入眼”常用来形容景色、人物或艺术作品等不符合作者或读者的审美期待。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表达对某人外貌或行为的负面评价。在专业领域,如艺术评论中,可能会用来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不高。
同义词和反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程度的强弱。例如,“难看”可能比“不入眼”更直接和强烈。
“不入眼”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不”和“入眼”两个词组成,表示否定和视觉接受的结合。在语言演变中,这个词汇保持了其基本含义,但在不同语境中可能会有细微的变化。
在某些文化中,审美标准可能更为严格,因此“不入眼”的使用频率可能更高。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与个人品味和社会期待有关,反映了社会对美的共同认知。
“不入眼”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失望或不满。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不符合个人或社会审美标准的事物,影响人们对这些事物的接受度和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不入眼”来形容那些我看不顺眼的人或事物,表达我对它们的负面评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繁华的街头,唯有你的笑容,不入眼,却深入我心。”
结合图片,可能会联想到一些色彩搭配不当或设计不协调的图像。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或旋律。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unappealing”或“unsightly”,也有类似的表达,但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不入眼”这个词汇在表达审美上的否定时非常有用,它简洁地传达了对某事物的不满或不认可。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3.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