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2:00
词汇“容状”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言或专业的术语。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容状”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容貌的状态”或“容貌的描述”。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指的是一个人的外貌特征或身体状况的描述。
在文学作品中,“容状”可能用于描述人物的外貌,尤其是在古代小说或历史记载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用,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讨论或历史研究中才会出现。
“容”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包括容貌、容纳等。“状”字则常指状态或描述。两者结合的“容状”可能在古代文献中用于描述人的外貌或身体状况。
在古代**,人们对外貌的描述非常重视,尤其是在官方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因此,“容状”可能在描述历史人物或文学角色时被使用。
由于“容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给人一种古朴、正式的感觉,可能与古代文化、历史研究等领域产生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使用“容状”这个词。它更多出现在学术讨论或特定的文学创作中。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使用“容状”来增添一种古典或正式的氛围,例如:“她的容状,如古画中走出的仕女,温婉而端庄。”
由于“容状”与古代文化相关,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绘画、服饰等视觉元素,以及古琴、古筝等传统乐器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容状”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是对人物外貌的描述。
“容状”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学*和研究古代文学、历史时,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仍然有其价值。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描述方式和文化背景。
1.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
2.
【状】
(形声。从犬,爿(pán)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引证】
《说文》-状,犬形也。 、 《左传·文公十五年》。谓献其骈肋之状也。-且曰献状。 、 《考工记·桌氏》。杜注:“谓形状。”-凡铸金之状。 、 《聊斋志异》-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 郦道元《水经注》-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 、 明·魏学洢《核舟记》-若啸呼状。
【组词】
状类、 粉状;杆状;块状;粒状;絮状;海绵状;奇形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