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3:27
战象:字面意思是指用于战争中的大象。在历史上,战象是古代战争中的一种重要军事工具,尤其在印度、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它们被训练用于冲锋、运输士兵和物资,以及作为移动的堡垒。
“战象”一词源于古代战争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用于战争的大象。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类似的词汇如“war elephant”在英语中也有类似的含义。
在古代印度和东南亚,战象不仅是军事工具,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它们在**和神话中也有重要地位,如印度教中的象头神伽内什。
战象给人以强大、威严和不可战胜的印象。在情感上,它们可能引起敬畏和恐惧,同时也可能激发对古代战争和历史的兴趣。
在观看历史纪录片时,我曾被描述古代战象冲锋的场景深深吸引,那种原始的力量和战术的运用令人震撼。
在诗歌中,战象可以被用来象征力量和坚韧:
如战象般坚定, 在历史的洪流中, 不屈不挠, 承载着文明的重量。
战象的视觉联想通常是庞大、强壮的身躯和长长的象鼻。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它们沉重的脚步声和低沉的吼叫。
在不同文化中,战象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在印度,它们是神圣和力量的象征;在古罗马,战象则更多地与外来威胁和奇异的战争技术相关联。
战象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着历史和军事的含义,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2.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