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4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7:27
战裙:字面意思是指在战斗中穿着的裙子,通常用于古代战争中,尤其是女性战士或女武神。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比喻或象征意义。
战裙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战争中的实际服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可能逐渐从具体的服饰转变为象征性的概念,代表勇气和战斗精神。
在许多文化中,战裙可能与女性战士或女武神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女性的力量和独立。在一些社会中,这种形象可能被用来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和期望。
战裙可能让人联想到勇敢、坚韧和无畏的情感,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女性在历史和现代社会中角色的深思。
在个人生活中,战裙可能被用来比喻那些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展现出坚强和勇敢的女性。例如,一位母亲在面对家庭危机时展现出的坚强和决心,可以被形容为“穿着战裙”。
在诗歌中,战裙可以被用来象征女性的力量和美丽:
她穿着战裙, 在风中翩翩起舞, 她的目光坚定, 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战裙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场景,伴随着战鼓和号角的声响,以及战士们奋勇前进的画面。
在不同文化中,战裙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和象征意义。例如,在北欧神话中,女武神的战裙是她们战斗装备的一部分,而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服饰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用途。
战裙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战争中的服饰,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女性的力量、勇气和独立。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概念。
1.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2.
【裙】
(形声。从衣,君声。《说文》从“巾”。本义:下裳,古代男女都有下裳)。
古指下裳,今专指裙子。
【引证】
《说文》-裙,下裳也。 、 《释名》-裙,下裳也。裙,群也,联接群幅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 《乐府诗集·陌上桑》-缃绮为下裙。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揽裙脱丝履。 、 唐·杜甫《石壕吏》-出入无完裙。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血色罗裙翻酒污。
【组词】
连衣裙;连衫裙;围裙;短裙;超短裙;裙布钗荆、 裙袄、 裙门、 裙刀、 裙幄、 裙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