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8:15
佯输:字面意思是指故意表现出失败或输掉的样子,通常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策略性行为。在汉语中,“佯”意味着假装,“输”意味着失败或输掉,因此“佯输”就是假装失败。
“佯输”一词源于汉语,其中“佯”字古已有之,意为假装,而“输”字则指失败。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故意失败的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使用“佯”字的记录。
在中国文化中,佯输常被视为一种智慧的体现,尤其是在军事和政治策略中。例如,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兵不厌诈”就体现了佯输的策略性。
“佯输”一词给人以策略性和智慧的联想,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诚信和真实的思考。在某些情况下,佯输可能被视为不诚实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佯输的策略有时也会被用于人际交往中,例如在争论中故意让步以缓和气氛或赢得对方的好感。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佯输”来描绘一个智者在困境中的巧妙应对:
智者佯输于风波, 暗渡陈仓计谋多。 风云变幻难预测, 一招佯败胜千筹。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棋手在棋盘上故意走错一步,对手因此放松警惕,而棋手却在心中暗自布局。这种场景可以通过音乐的节奏变化来表现,从紧张到放松再到紧张的转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ign defeat”或“pretend to lose”,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故意表现出失败的样子。
“佯输”是一个富有策略性和智慧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在策略思考和人际交往中发挥作用。
1.
【佯】
(形声。从人,羊声。本义:假装) 同本义。
【引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张仪佯去秦。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佯为予赵城。 、 《广东军务记》-乡民佯败。
【组词】
佯讶、 佯推死、 佯打耳睁、 佯佯不睬、 佯长、 佯常、 佯呆、 佯北、 佯败
2.
【输】
(形声。从车,俞声。本义:转运,运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输,委输也。 、 《淮南子·泛南训》-运所有,输所无。 、 《左传·襄公九年》-输积聚以贷。 、 《荀子·成相》-春申道缀基毕输。 、 《左传·僖公十三年》-秦于是乎输粟于晋。 、 《韩非子·十过》-输之于宫以为食器。 、 唐·杜牧《阿房宫赋》-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组词】
输供、 输将、 输场、 输发、 输转、 输将、 输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