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3:22
词汇“梧桐断角”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
“梧桐断角”字面意思是指梧桐树的树枝断裂。梧桐树在**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而“断角”则可能指树枝的折断,通常不是自然现象,而是外力所致。
由于“梧桐断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被用来象征某种突变或不幸,尤其是在描述自然灾害或人生挫折时。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
同义词可能包括“树枝折断”、“树干断裂”等,而反义词则难以确定,因为这个词汇本身不常见。
由于“梧桐断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考证。它可能是某个特定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表达,或者是某个地区方言中的特殊用法。
在**文化中,梧桐树常与文人墨客的高洁品格相联系。因此,“梧桐断角”可能在文学作品中被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哀叹。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或者是人生中的不幸**,带来一种悲伤或忧郁的情感反应。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如果遇到相关情境,可能会用更常见的表达来替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梧桐断角声声哀,风雨无情夜夜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棵梧桐树在风雨中摇曳,树枝断裂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树枝断裂的声音。
由于“梧桐断角”是中文特有的表达,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梧桐断角”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文学或艺术创作中,用来传达特定的情感或象征意义。在日常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并不常见。
两坚不能相和,两强不能引服。故梧桐断角, 马怤截玉,媒但者,非学谩也,但成而生不信;立慬者,非学斗争也,慬立而生不让。
1.
【梧】
屋梁上两头起支架作用的斜柱。
【引证】
《营造法式》-斜柱,其名有五:一曰斜柱,二曰梧,三曰迕,四曰枝樘,五曰叉手。
古地名。
2.
【桐】
(形声。从木,同声。本义:木名,也名“荣”)。
树名 古书中多指梧桐科的梧桐,还有大戟科的油桐,玄参科的泡桐等。
【引证】
《说文》-桐,荣也。 、 《尔雅》。按,与梧同类而异,皮青而泽,荚边缀子如乳者为梧,亦谓之青桐。皮白,材中琴瑟,有华无实者为桐,亦谓之梧桐。-荣,桐木。 、 《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 、 《礼记·月令》-桐始华。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工之侨得良桐。
【组词】
桐人、 桐子、 桐木人、 桐花烟、 桐杖
3.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
4.
【角】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引证】
《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一角一散。 、 《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比试;竞争。
【引证】
《汉书·贾谊传》-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 、 《汉书·武帝纪》-作角抵戏。 、 《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肆射御角力。 、 《聊斋志异·促织》-日与子弟角。
【组词】
角试、 解力、 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