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5:18
“松萝共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松树和藤萝相互依偎。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夫妻或情侣之间亲密无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松萝共倚”常被用来描绘恩爱夫妻或恋人的形象,强调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和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描述亲密关系时,人们可能会引用这个成语来增加表达的文雅和深度。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和心理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人际关系的特质。
同义词:
反义词:
“松萝共倚”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具体出处不详,但在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于描述亲密无间的伴侣关系。
在传统文化中,夫妻之间的和谐与相互依赖被视为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基石。因此,“松萝共倚”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强调了夫妻间的情感纽带和共同生活的价值。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馨、和谐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自然界中松树和藤萝相互依存的景象,以及人类社会中伴侣间的深厚情感。它唤起了人们对美好关系的向往和珍惜。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描述父母或朋友的恩爱关系时使用这个成语,以表达对他们关系的赞赏和祝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松萝共倚在山巅,风雨同舟情不变。 岁月悠悠心相印,恩爱夫妻共白头。”
想象一幅画面:在一片静谧的山林中,一棵高大的松树旁,藤萝缠绕其上,两者共同抵御风雨,形成一幅和谐共生的景象。这样的画面可以配以轻柔的古典音乐,增强情感的表达。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two peas in a pod”,用来形容两个人非常亲密和相似。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亲密无间的伴侣关系。
“松萝共倚”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和谐伴侣关系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韵味和文化内涵。
我等本待和他琴瑟相谐,松萝共倚,争奈尘缘未断,蓦地思归。
1.
【松】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松,松木也。 、 《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 、 《诗·小雅·斯干》-如松茂矣。 、 《搜神记·干将莫邪》-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发乱;乱发貌。
【引证】
唐·陆龟蒙《自怜赋》-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踈。
2.
【萝】
(形声。从艸,罗声。本义:植物名。指某些蔓生植物,即“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萝,莪也。蒿属。
【组词】
女萝;藤萝;茑萝;萝蓏
3.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4.
【倚】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倚,依也。 、 《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 《史记·刺客列传》-倚柱而笑。 、 《韩非子·内储说下》-倚于郎门。 、 《韩非子·解老》-故曰:“祸兮福之所倚。 、 唐·柳宗元《三戒》-荡倚冲冒。 、 、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倚望、 倚身、 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