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2:06
词汇“收缚”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者方言词汇,因此在现代标准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收缚”字面意思是指束缚、约束或限制某人或某物的行动自由。其中,“收”有收集、收敛之意,“缚”则是捆绑、束缚的意思。结合起来,“收缚”可以理解为通过某种手段限制或控制。
由于“收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对犯人的拘禁或对动物的束缚。
“收缚”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束缚”、“拘束”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在古代社会,“收缚”可能与法律、刑罚相关,用于描述对犯罪分子的拘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中。
“收缚”给人一种压抑、不自由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束缚、限制和压迫。
由于“收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收缚”来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反抗:
在铁链的收缚下,
心灵依旧翱翔,
挣脱束缚的渴望,
如同烈火燃烧。
“收缚”可能让人联想到被捆绑的画面,或者听到绳索摩擦的声音,这些都可以通过视觉艺术或音乐来表达。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翻译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bind”或“restrain”。
“收缚”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意义和用法相对明确,主要用于描述对行动自由的限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历史背景。
1.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
2.
【缚】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或缠织等有关。尃(fū)声。本义:捆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缚,束也。 、 《左传·文公二年》-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
【组词】
缚人、 缚绑、 缚住、 缚虎、 缚送、 缚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