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0:34
春意盎然 的字面意思是春天的气息非常浓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春天到来时,自然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意盎然”这个词汇源于汉语,其中“春意”指的是春天的气息或意境,“盎然”则表示充满、洋溢的样子。这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描述春天常见的一个词汇。
在**文化中,春天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因此“春意盎然”常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在春节等传统节日中,这个词汇也常被用来形容节日的喜庆和热闹。
“春意盎然”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愉悦和兴奋的,因为它描绘的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景。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五彩缤纷的花朵和欢快的鸟鸣。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每当春天来临,我都会去公园散步,感受那春意盎然的氛围。看着花儿绽放,听着鸟儿歌唱,心情总是格外舒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意盎然”:
春风拂面暖,花开满园香。 春意盎然处,心随蝶舞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片绿意盎然的草地上,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开放,蝴蝶在花间飞舞,鸟儿在枝头欢唱。这样的画面会让人感到春意盎然,充满生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pring is in the ai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春天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春意盎然”这个词汇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情感的传递。
阿七笑了,笑得极甜,加上她那水银流转似的秋波,春意盎然。
北国依然春寒料峭,南国却已~了。
1.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 《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 、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 、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组词】
春归、 春闱、 春蚕、 春事、 春人、 春试、 春忙、 春社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3.
【盎】
(形声。从皿,央声。本义:腹大口小的盛物洗物的瓦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盎,盆也。 、 《尔雅》-盎谓之缶。 、 《乐府诗集·东门行》-盎中无斗米储。
【组词】
盎盂相敲
4.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