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0:56
“枪竿”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枪的柄或杆,即枪械中用于握持的部分。在古代,枪竿也可能指代长矛或长枪的整体,包括矛头和杆身。
“枪竿”一词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相对稳定,主要用于描述枪械的握持部分。
在**古代,枪竿是军事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反映了古代战争技术和战术的发展。在现代,枪竿更多地出现在历史研究和军事教育中。
“枪竿”一词可能唤起对古代战争的联想,带来一种历史厚重感和军事氛围。对于军事爱好者,这个词可能带有一定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参与过历史重现或军事模拟活动,可能会实际接触和使用到枪竿,体验古代战士的感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铁马冰河入梦来,枪竿影动星河外。”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pear shaft”或“gun stock”,分别对应矛杆和枪柄。
“枪竿”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历史、军事和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学*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
1.
【枪】
(形声。从木,仓声。本义:二树的枝条互相抵拒)。
古时长柄有尖头的刺击武器。
【引证】
《说文》。按,歫人之械也。-枪,歫也。 、 《苍颉篇》-枪,谓木两 头锐者也。 、 《通俗文》-剡木伤盗曰枪。 、 《国语·齐语》。注:“桩也。”-挟其枪刈耨刈。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铁骑突出刀枪鸣。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枪刺应元。
【组词】
红缨枪;枪缨
2.
【竿】
(形声。从竹,干声。本义:竹竿)。
同本义。竹子的主干。
【引证】
《说文》-竿,竹梃也。 、 《诗·卫风·竹竿》-籊籊竹竿。 、 《管子》-禁藏母拊竿。 、 张衡《西京赋》-竿殳之所揘毕。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组词】
立竿见影;揭竿为旗;竿木、 竿殳、 竿首、 竿头